5月7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孫松研究員應邀訪問菠菜担保评级网址,并作題為《健康海洋與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挑戰》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海洋生命與水産學院副院長董志國教授主持。
報告會上,孫松研究員首先通過解讀2015-2025年海洋領域優先發展的八個方向,向大家闡述了海洋學研究的趨勢,并根據生物地球循環過程向大家講述了海洋生态系統的結構與功能。其後,通過介紹水母和浒苔暴發、赤潮等海洋生态災害,從辯證的角度分析了它們的成因以及帶來的生态學問題。最後,孫松以浒苔暴發機制研究為例,詳細講述了這一生态災害的研究方法、研究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在交流讨論環節,師生們踴躍提問,就浒苔的遷移、實驗室模拟研究等問題進行了請教,孫松對上述問題進行了詳細解答。
孫松,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煙台海岸帶研究所原所長、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青島科教園發展中心主任、中國科學院大學海洋學院院長、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戰略規劃委員會主任。在國際上首先證實南極磷蝦在自然環境下存在負生長,并建立了利用磷蝦的複眼直徑與體長的比率關系判斷其負生長程度的方法;在我國近海生态系統演變和生态系統災害研究領域,率先開展浮遊動物關鍵種和功能群的研究,在災害水母的暴發機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分别被Nature、Science報道;在深海探測與研究領域,率領團隊完成了我國第一個海洋領域大科學工程項目“科學”号綜合考察船建造、深海探測與研究平台的配置和研發,對深海極端環境與生命過程開展綜合探測與研究。目前已在國内外主要刊物發表研究論文200餘篇,出版了《生物海洋學》等專著7部,Hydrobiologia等專刊3本。先後獲得國家海洋工程技術獎特等獎(排名第一)、中科院傑出科技成就獎(排名第一)、國家海洋科技成果獎一等獎(排名第一)等,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主要學術兼職:國際海洋生物普查計劃(CoML)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委員會主席;國際浮遊動物普查計劃(CMarZ)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際海洋研究委員會(SCOR)115工作組正式成員(Full Member)、海洋生物觀測新技術工作組正式成員(SCOR Panel on New Technologies for Observing Marine Life)、海洋生物自動識别系統工作組(130)成員;國際海洋生态系統動力學研究委員會(GLOBEC)海洋生态系統動态過程研究工作組正式成員(Full Member);北太平洋海洋組織(PICES)生物科學委員會委員;第四屆國際浮遊動物大會科學指導委員會委員。現任國際海洋研究委員會(SCOR)副主席、中國海洋研究委員會(SCOR-China)主席、全球海洋觀測(GOOS)科學與技術專家組成員、中國海洋與湖沼學會理事長、中國海洋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水産學會副理事長,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海洋科學學科評議組成員。